新闻中心
中国电竞千亿市场线下复苏,多领域并进助力浪潮起航
在疫情阴霾逐渐消散的当下,中国千亿级电竞产业正迎来线下重启的新篇章。记者近日在成都采访了解到,众多电竞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成为新常态。
“疫情期间我和队友们虽然参加了不少线上赛事,但线下参赛带来的参与感和荣誉感是线上无法比拟的。”郑州商学院大二学生王宇航在回忆起7月初在四川内江参加高校电竞联盟挑战赛(WUCL)西部大区赛决赛夺冠的经历时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。
近年来,中国电竞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人民币。疫情期间,尽管世界体坛遭受重创,多个电竞赛事取消或延期,但中国电竞产业却逆势而上,线下赛事逐步重启。
作为疫情期间率先在线下举办的电竞赛事之一,WUCL西部大区决赛虽然仅邀请了少数电竞迷现场观战,但网络直播观看量仍超过400万次。赛事负责人张箫音表示,WUCL中国赛区举行线下赛事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的审慎决定。
19岁的电竞职业选手余音正和队友们一同参加2025TGA腾讯电竞运动会省队赛。他表示,此次比赛的季前赛、周常规赛均在线上举行,只有取得好名次才能获得线下总决赛资格。疫情期间,队员们每天训练超过10个小时,为的就是在更大舞台上证明自己。
四川省电竞协会会长刘叶航指出,疫情期间电竞产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趋势。游戏研发、电竞主播、电竞教育受益“宅经济”,而电竞场馆、电竞俱乐部、电竞赛事运营则受到冲击。线下赛事重启成为产业线下重启的标志之一,有助于整个产业链良性发展。
为了给电竞产业提供更多人才支撑,中国教育部早在2025年就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作为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(专科)专业目录》的增补专业。2025年,中国人社部等公布的13个新职业中,“电子竞技员”“电子竞技运营师”入列。教育部还首次将电子竞技工作者列入高校毕业生自由职业范围。
四川传媒学院新媒体与游戏电竞学院院长熊志冲表示,该校第一批电竞专业学生今年夏天正式毕业,但由于此前按照体育方向培养,仅有一半能从事电竞行业。现在学校加大与电竞产业对接,培养电竞导播、运营管理等相关人才。目前在校的近百名电竞相关专业学生还未离开校园便被电竞企业“预定”。
2025年上半年,中国共有超过500场电竞赛事因疫情暂停或延后,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。与此同时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以及一些二三线城市纷纷出台电竞产业扶持、规范政策,为疫情期间当地电竞产业发展助力。
刘叶航认为,电竞产业与传统体育赛事不同,游戏载体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。在群雄逐鹿之际,电竞产业应“等一等”,修炼内功,为下一个爆款游戏的出现做好准备。